發布時間:2023-05-19 14:48 來源:菱角鄉原創 作者:菱角鄉 瀏覽次數:1025
菱角鄉黨委政府充分發揮“一支隊伍管執法”改革成效,運用“黨建引領、資源整合、數字賦能”工作舉措,從“管、防、處”三方面,強化責任擔當,細化工作舉措,結合鄉情村情民情,探索出一條森林防火新路子。
堅持黨建引領,在“管”字上下功夫。菱角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,定期召開森林防火調度會議,提前謀劃、科學部署,堅持全鄉森林防滅火“一盤棋”的工作思路,通過網格化管理,形成黨委政府統籌,班子成員包村,村干部包片的網格化三級管理體系,壓緊壓實責任。一是鄉人民政府與13個村委會簽訂了2023年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責任書13份,與成員單位簽訂責任書10份,與護林人員簽訂防火責任書98份;鄉防火指揮所與在林區或林緣邊從事非生產經營的單位和個人、林區承包單位(個人)、林區放牧等人員共簽訂相關防火責任書6000余份。二是設置2個固定火源檢查點,嚴格管理入山人員,嚴格實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,保證手機24小時暢通。防火值班人員、帶班領導必須堅守崗位,確?;鹎樘幚砑皶r,應急反應快速,指揮調度有力。
促進資源整合,在“防”字上下功夫。菱角鄉在統籌森林防滅火工作中,一是進行隊伍整合。利用“一支隊伍管執法”改革紅利,把人員進行統一管理,將“執法隊、消防隊、撲火隊、基干民兵”四支隊伍,統編為“一支隊伍”,由功能性單一的“作戰部隊”變為綜合性的“王牌軍”,撲火隊和護林員主要負責日常巡山護林任務。二是資源進行統一調配。消防和撲火的一些防滅火設備,水帶、風機、油機、車輛等防滅火設備儲放在綜合執法隊,實現資源聚焦,使消防、執法、撲火裝備全面集成配套,做到枕戈待旦,防患未“燃”。在發生森林火災時,能做到“招之能來、來之能戰、戰之能勝”的“防火利劍”,實現處置火災“打早、打小、打了”的目的。三是加強宣傳。積極動員全鄉黨員干部、村組干部開展森林防火“敲門行動”,走村入戶、宣傳到組,通過大喇叭、宣傳單、微信群等線上線下形式,大力宣傳森林防火法律法規和有關防火常識,不斷增強村民“主人翁”意識,從“要我防”變“我要防”,自覺守護菱角綠水青山。
實現數字賦能,在“處”字上下功夫。菱角鄉按照“多網融合、一網統管”的總體布局,通過數字化、專業化、綜合化保障菱角轄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。一是完善黨建數字化平臺建設,實現“共建”。依托菱角鄉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一網統管調度中心數字化服務平臺,在連片林區、人流密集區和重要道路入口,投入10余萬元安裝太陽能監控設備50臺;投入60余萬元在全鄉的高點安裝鷹眼攝像頭11個;通過做思想工作,讓居民的2800余個家用攝像頭照向公共區域;將轄區重點產業攝像頭接入調度中心;并將智慧林業系統整合到“一支隊伍管執法”系統,將98名護林員按區域劃分到全鄉各個山區。二是推動數字化與鄉村治理深度融合,實現“共治”。目前,菱角鄉大約80%的面積在監控覆蓋之下,監控畫面實時傳送到綜合執法隊調度中心,通過鷹眼可及時發現違規野外用火及預警響應,并通過智慧林業系統、對講機或者執法記錄儀調度任務區域護林員,指揮其到起火地點實地查看,及時調派人員進行處置,有效縮短時間,實現多跨協同、快速處置。同時也可實時調度護林員工作畫面,有效監管護林員工作,督促其壓實工作責任。三是以平安曲靖為載體,實現“共享”。通過護林員智能終端、無人機等各種智能化數據采集終端設備,形成了巡護信息實時傳送、智能化監管全覆蓋的森林資源管護系統,為森林防火裝上智慧“千里眼”,實現了森林防火“人防+技防”雙保險。
下一篇:菱角鄉:筑牢防溺水安全堤壩